腹部放療劑量越高,糖尿病風險越高?
根據(jù)兒童癌癥幸存者研究(CCSS)的研究結(jié)果,作為兒童癌癥治療的一部分,胰腺尾部的放療與隨后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這些發(fā)現(xiàn)強調(diào)了在兒童期接受腹部放射治療的患者中,特別是在最小年齡(即5歲以下)被診斷為小兒惡性腫瘤的患者中,進行包括血糖監(jiān)測在內(nèi)的終身仔細監(jiān)測的重要性,”來自紐約市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Danielle Novetsky Friedman博士說。
以前的研究已經(jīng)證明兒童癌癥幸存者的糖尿病風險與腹部放療之間存在關聯(lián),但這種關系的確切性質(zhì)尚不確定。
Friedman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超過4,568名暴露于腹部放射線的兒童癌癥幸存者的胰腺放療劑量與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系,16,194名未暴露于腹部放射線的癌癥幸存者以及4853名兄弟姐妹作對照。
腹部接受放療的兒童癌癥幸存者中,有2.3%的人在30歲時報告患有糖尿病,而在28歲時未接受腹部放射治療的幸存者中,只有1.2%的人報告患有糖尿病。在兄弟姐妹中,有0.8%的人報告糖尿病的年齡中位數(shù)為34歲。
研究人員在7月22日的“國家癌癥研究所雜志”上報道,暴露于腹部放射線的幸存者比兄弟姐妹更可能出現(xiàn)2.92倍,比未接觸腹部放射線的幸存者出現(xiàn)糖尿病的可能性高60%,這兩項風險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增加。
在多變量分析中,年齡越大,體重指數(shù)(BMI)越高,平均胰尾輻射劑量越高,暴露于腹部放療的患者的疾病風險越高。
診斷年齡改變了這種風險。在小于10歲時被診斷為癌癥的患者,胰腺尾部的平均劑量越高,患糖尿病的風險就越高;而15歲或以上診斷的患者,胰腺尾部的平均劑量與糖尿病發(fā)展風險并沒有顯著正相關關系。
“目前正在努力設計基于這項工作的綜合風險預測模型,并將人口統(tǒng)計學、治療和遺傳因素納入其中,以確定哪些兒童癌癥幸存者患糖尿病的風險最高,”Friedman博士說!斑@項工作也是在兒童癌癥幸存者研究中進行的,將使我們能夠針對高風險幸存者進行未來的干預研究!
來自阿姆斯特丹荷蘭癌癥研究所的Michael Schaapveld博士研究了放療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他說,“可能由于縱隔照射或接受順鉑或卡鉑和doxo /表柔比星等藥物治療,兒童癌癥幸存者可能已經(jīng)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糖尿病是生命后期心血管疾病的另一個危險因素,本身也存在嚴重并發(fā)癥的風險!
“從35-40歲開始,患者似乎有必要要求其總醫(yī)師定期檢查(預)糖尿病,并可能在較低閾值時開始口服降糖藥治療,”Schaapveld博士說。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的研究工作。
“關于兒童癌癥管理,從幾份報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胰腺對放射線很敏感,劑量越大,損傷越大,”他說!疤貏e是胰尾應該被認為是一個關鍵的結(jié)構(gòu),應該限制胰尾的劑量。如果可能的話,應該避免照射胰尾。”
法國維勒瑞夫Institut Gustave Roussy的Florent de Vathaire博士報告說,胰腺放射暴露與隨后的糖尿病風險之間存在劑量反應關系,“這些結(jié)果強調(diào)放射治療師需要特別考慮尾部胰腺在兒童時期是一個有并發(fā)癥風險的重要器官,并在可能的情況下修改其治療計劃以避免其照射。胰腺尾部必須包括(作為)有并發(fā)癥風險的器官在兒科的放射治療指南中!
“放射線誘導糖尿病的概念是一個新興的詞語,尚未被視為一個特定的亞型,但仍有其特征,”de Vathaire博士(他也沒有參與本研究)說。“另一個問題是調(diào)查對放射線誘發(fā)的糖尿病的遺傳易感性!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