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結束后,出現腦損傷該怎么辦
有些頭部癌癥患者在放療結束后,出現頭暈、幻覺、視力下降等癥狀,這些都不是小問題,有可能是放療后遺癥——放射性腦損傷。如果出現這些癥狀,需要去醫院確診病情,并進行適當的治療。
什么是放射性腦損傷
放射性腦損傷是由于頭部放療導致的一種損傷,分為急性反應、亞急性反應(早期遲發反應)和晚期反應。
由于大腦屬于Ⅰ類保護器官,一般情況下損傷情況較少。
那么,哪些患者會出現腦損傷
在特殊情況下,如因腫瘤在頭部而導致照射劑量較高的患者;
或患者特殊體質,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有時是不可逆的。
出現腦損傷的患者會有什么反應
臨床上一般將放射性腦損傷反應分為三種,分別是急性反應、亞急性反應(早期遲發反應)和晚期反應。
急性反應:在常規放療中很少見;腦轉移大劑量分割照射(7.5-10Gy)可發生突發的神經衰退。一些細胞毒性藥物,如DDP、MTX等
亞急性反應:頭部放療常可以引發腦的亞急性反應。兒童急性淋巴瘤細胞白血病頭部放療2-4個月后,可出現典型的嗜睡癥。原發中樞神經腫瘤(CNS)全腦或局部放療后也有相似的癥狀,表現為短暫的自制性疲勞感,局部神經癥狀加劇。這些癥狀先出現,然后才有暫時的彌漫性脫髓鞘表現。
晚期反映:最經典的是局部壞死。一般是在放療后6個月-2年發病,常見癥狀有失明、出現幻覺、視力下降、癱瘓、癲癇等。這些癥狀一般是不可逆的。
該怎么治療?
1、腦脊髓的治療
臨床上用大劑量的類固醇皮質激素治療:地塞米松16-32mg/天,連用7-10天注射,然后口服逐漸減量至停藥,一般用藥1個月。
2、改善腦循環的治療
改善腦循環藥物的作用是減少腦血管的阻力,增加腦血流量,提高氧利用度,但基本不影響正常血壓。
西藥有如雙氫麥角堿、鈣離子拮抗劑、利邦芬特等。
中藥常用的有復方血栓通、血栓通、普樂林。
3、腦代謝賦活劑
腦代謝賦活劑亦即功能代謝藥物,主要作用為促進腦神經細胞對氨基酸、磷脂及葡萄糖的利用,從而起到增強患者反應性和興奮性,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臨床應用較廣泛的為吡咯酮類藥物,如吡拉西坦、γ-吡咯酸衍生物。另外還有都可喜、雙氫麥角堿、甲氯芬酯等。
4、腦保護藥物
目前所用的藥物有鈣離子拮抗劑、興奮性氨基酸(EAA)受體拮抗劑和自由基清除劑(目前公認的有維生素E、維生素C和銀杏葉制劑)。
5、腦壞死處理
對于擴張型放射性腦壞死,可以手術切除病灶,清除壞死組織,解除壓迫,改善病灶周圍的血液循環,術后加上藥物治療可促進病情好轉。如壞死灶廣泛,且為重要功能區,則應去骨板減壓。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