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腸炎患者是否需要營養支持?
放射性腸炎是宮頸癌、子宮癌、腸癌等患者最為常見的放療副作用之一。腸道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消化,當它出現問題的時候,該何去何從?尤其是很多放療后期的患者,很大可能會面臨是否需要進行營養支持治療?
首先,營養不良會有什么危害?
可能在很多患者心中,腫瘤是需要大量營養,那么營養不夠,剛好會餓死它,其實這是個誤區。相反,營養不良只會讓你更虛弱,免疫力下降,反而不像腫瘤細胞那么能抗。
因此,放射性腸炎患者是需要營養支持,營養支持一般分為正常飲食、腸內營養支持和腸外營養支持。
飲食護理
怎么吃、吃什么,這也是有講究的。
原則:宜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少渣、低纖維飲食;忌易產氣的食物,辛辣以及刺激性食物;建議少食多餐。
高蛋白食物:優先推薦動物蛋白,比如牛奶、魚類、瘦肉、雞胸肉,不推薦肥肉等油膩食物;對于乳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能導致腹瀉加重,可購買不含乳糖的奶類。不推薦進食含有高植物蛋白的豆類食品,因為豆類進食后易產氣體,另外較多豆類都富含纖維素。
高熱量食物:包括米飯、粉面以及面包等淀粉類食物,還有肉類、奶類以及海鮮類等。但是,高熱量飲食可誘發高血脂、高血糖,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需結合自身情況,適當調整飲食。
少渣、低纖維食物:這類食物可改善腹瀉癥狀,,也可避免堅硬糞便反復摩擦受損直腸黏膜,造成疼痛和出血。盡量不要吃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麥麩、玉米、糙米、大豆、燕麥、蕎麥、茭白、芹菜、苦瓜、水果等。
*PS:從放療開始,使用舒里后保護直腸,可以緩解放療對腸道的損傷,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放療后期,患者可以減少花費昂貴的營養支持治療。
腸內營養支持
放射性腸炎患者普遍存在營養不良,但尚未有明確的營養干預指南,但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營養干預治療。首推腸內營養支持,指的是經消化道給予營養素,主要的方式是經口進食和管飼進食。
優點:簡便安全、經濟高效、并發癥少。
適用人群:具備相對完整的消化道功能的患者,優先采用這種方式。
腸外營養支持
腸外營養支持是通過靜脈輸液打針,把人體所需的營養素直接打到血管內供人體吸收。
哪些患者需要進行腸外營養支持?
食物攝取不足及無法攝取的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尤其具有嚴重腹瀉甚至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通過腸外營養讓腸道休息,可以在短時間內比腸內營養更能改善患者體內的營養素。
不過,長期進行腸外營養,可能導致人體胃腸道功能衰退,費用高,還會有感染風險。
因此,當患者的腹瀉和出血情況得到控制后,營養方式應從腸外逐漸向腸內過度。
對于并發腸梗阻、腸瘺的患者,在一定的營養支持后選擇手術治療,術后可終止腸外營養,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延長壽命。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