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PV疫苗能否預防宮頸癌的發展?圖片說明:人乳頭瘤病毒(HPV)在人類疣中的電子顯微照片。 《Cochrane Library》近日發布了新證據表明,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可預防年輕女性宮頸病變,特別是那些在15至26歲之間接種疫苗的人。它也總結了在隨機對照試驗中評估的危害結果。 大多數在他們生活中某個時候有性接觸的人將會接觸到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在大多數女性中,HPV感染將被免疫系統清除。當免疫系統沒有清除病毒時,持續的HPV感染會導致宮頸細胞異常。這些病變被稱為宮頸“癌前期”,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不治療,他們可以進展為宮頸癌。 有許多不同類型的HPV。有些與宮頸病變的發展相關,這些宮頸病變可能變成癌癥并被認為是高風險的HPV類型。其中兩種高風險類型(HPV16和HPV18)占全球所有宮頸癌病例的約70%。已開發疫苗以幫助免疫系統識別某些HPV類型。由于子宮頸癌可能需要數年才能發展,監管機構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衛生機構認為宮頸病變是HPV疫苗試驗的首選結果指標。 Cochrane的一個研究組總結了過去8年來在全球各地進行的共計73,428名女性的26項研究的結果。研究中的大多數女性年齡在26歲以下,盡管有三項試驗招募了25至45歲的女性。這些研究設計良好,將這些婦女隨機分配給HPV疫苗或安慰劑。該綜述評估了兩種疫苗的證據:針對HPV16和18的二價疫苗,針對HPV16 / 18的四價疫苗和兩種導致生殖器疣的低風險HPV型。針對9種HPV類型的新疫苗未被納入該評價,因為在隨機對照試驗中尚未與安慰劑進行比較。 該綜述著眼于兩組人群:接種疫苗時無高危型HPV的女性和接種疫苗時不考慮HPV狀況如何的所有女性。檢測疫苗的效果應考慮與HPV16/18相關的癌前病變,而癌前病變與HPV類型無關。該報告回顧了十項試驗在接種后三年半至八年內評估宮頸病變數據。 沒有任何研究跟蹤參與者足夠長的時間來檢測對宮頸癌的影響。研究人員改為研究宮頸癌早期病變。他們發現,在未攜帶HPV的年輕女性中,疫苗接種降低了發展為癌癥的風險。每10,000名接受安慰劑的女性中約有164人獲得了癌前病變,每10,000名接受疫苗的女性中有2人繼續開發宮頸癌前病變。 研究人員還查看了所有登記女性的數據,不管她們是否接種了高危HPV疫苗。在15至26歲的女性中,疫苗將HPV16/18相關子宮頸癌前病變的風險從每10000人341人降至157人。 HPV疫苗接種也使任何癌癥早期病變的風險從每10000人559人減少到391人。 在25至45歲之間接種疫苗的老年婦女中,HPV疫苗效果不佳。這可能是因為年齡較大的女性更容易被暴露出來。 證據還表明,疫苗似乎不增加嚴重副作用的風險,在HPV疫苗接種組或對照組中約為7%。研究人員沒有發現接種疫苗后懷孕婦女流產的風險增加。然而,他們強調需要更多的數據來提供非常罕見副作用的更大確定性,以及疫苗對死胎率的影響,以及在接種疫苗期間出生時懷孕異常的嬰兒。 Cochrane的主要作者,比利時癌癥中心Sciensano癌癥流行病學部門的Marc Arbyn博士說:“這一審查的結果應該在多個全球監測研究的背景下進行,全球疫苗接種研究已經由WHO疫苗安全全球咨詢委員會進行。該委員會得出結論,預防性HPV疫苗的風險收益概況仍然是有利的,并表達了對缺乏生物和流行病學證據的不合理的損害索賠的擔憂,并可能影響公眾的信心。以此同時,該委員會鼓勵衛生部門繼續對潛在不良事件進行監測和檢查。” 英國薩默塞特Musgrove Park醫院婦科腫瘤學顧問Jo Morrison博士說:“接種疫苗的目的在于引導免疫系統產生能夠阻止隨后的天然HPV感染的抗體,這些數據表明針對HPV感染的免疫接種可以防止宮頸癌前期,這很可能會降低未來的宮頸癌發病率,但它不能預防所有的宮頸癌,即使你已經接種過疫苗,定期檢查仍然很重要。” 她補充說:“子宮頸癌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才能開發出HPV感染并發展為癌前病變,因此需要長期隨訪研究來發現HPV疫苗接種對宮頸癌發病率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