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現放射性直腸炎的患者該怎么進行灌腸護理對盆腔部腫瘤如前列腺癌、宮頸癌、直腸癌、子宮癌等進行放療時,直腸容易受到放射線的攻擊,從而受到損傷,出現里急后重、黏液便、直腸疼痛等癥狀。有文獻指出,灌腸可以降低放射性直腸炎的發生率。那么,該怎么灌腸才比較有效呢? 灌腸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如不保留灌腸和保留灌腸等。本文將從灌腸的方式進行剖析。 不保留灌腸 (1)按醫囑準備灌腸液,調節水溫。將用物備妥后攜至床旁,向患者作解釋,取得合作,并囑排尿。大病房應以圍屏遮蔽患者。 (2)協助患者左側臥位,雙膝屈曲,露出臀部,將橡皮布及治療巾墊于臀下。如肛門括約肌失去控制能力者,可取仰臥位,臀下置放便盆。 (3)潤滑肛管前端,放出少量液體以驅出管內氣體,并以腕部試溫是否適當,隨即夾閉肛管。 (4)操作者左手分開患者兩臀,露出肛門,囑患者張口呼吸,右手將肛管輕輕旋轉插入肛門約7—10cm。如插入時有抵抗感,可將肛管稍退出,再行前進。插妥后一手固定肛管,另一手抬高灌腸筒或將筒掛于輸液架上,液面距床緣40-60cm,松開止血鉗,使液體徐徐灌入腸內。 (5)觀察筒內液體灌入情況,如灌入受阻,可稍搖動肛管,同時檢查有無糞塊堵塞。如患者感覺腹脹或有便意時,應將灌腸筒適當放低并囑張口深呼吸,以減輕腹壓。 (6)液體將流完時,夾緊橡膠管,用手紙裹住肛管輕輕拔出放入彎盤中,讓患者平臥,囑保留5-lomin后排便。不能下床者應給予便盆、手紙。 (7)便畢,取走便盆,整理床鋪,開窗通風,幫助患者洗手。觀察大便情況,必要時留取標本送驗。記錄結果于當天體溫單的大便欄內。 (8)洗凈灌腸用物,并消毒備用。 (9)灌腸后,使用舒里后進行緩解,這有助于直腸黏膜的修復。 *注意事項:消化道出血者不宜進行灌腸。 保留灌腸 (1)囑患者排便或給予排便性灌腸1次。 (2)取左側臥位,抬高臀部10 cm,液面距肛門不超過30cm,液量在200ml以內可用漏斗或注射器緩慢灌入。 (3)液量在200ml以上者,用開放輸液吊瓶緩慢滴入(即直腸滴入法)。采用滴入法時須將臀部抬高約20cm,以導尿管代替肛管,插入長度約1.0—l 5cm左右,滴入速度一般60-70滴/min,滴液時應注意保溫。 (4)拔管后囑患者平臥,盡量忍耐,不要解出,保留lh以上。 *注意事項:適宜在晚間睡眠前灌入;剛進行完肛門、直腸以及結腸等手術的病人或者排便失禁的病人都不可以進行保留灌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