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患者術后飲食護理的6大妙計胃癌是較為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在我國的發病率極高。而手術切除則是最有效的胃癌治療方法,但由于胃被切除,而患者的胃也因此減小,導致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最終會引起患者產生較多的小胃綜合征。因此,患者術后的飲食護理至關重要。 1. 正常飲食恢復過程不能操之過急 在進行手術后,胃癌患者不能像正常人那樣進行飲食,至少也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所以術后,患者出院,少食多餐是飲食上的原則。每天進餐5-8次,每次攝入食物75-100克。初期量少次數多,以后逐步到量多次數少。從流質、半流質到軟食。 2. 細嚼慢咽 在飲食上,胃癌患者應該進行細嚼慢咽,不要咬咬就咽下去,而是讓食物在口腔內用牙齒嚼爛,用舌頭將食物和唾液拌和,這樣容易消化,以口腔代替胃的部分消化功能,減輕了胃的負擔。 3. 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對術后的胃癌患者而言,日常的飲食是有很大要求的,通常,進食的飲食應清淡、高維生素、高蛋白質,富于營養,易消化。如面條、各種粥、牛奶、豆漿、藕粉、魚、蝦仁、瘦肉糜等。經常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4. 適當補充鐵劑 胃癌患者在術后的生活中可適當補充一些鐵劑,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的胃切除后,胃酸減少或缺乏而影響鐵的吸收,導致缺鐵性貧血。可食硫酸亞鐵、動物肝臟、菠菜等。 5. 禁煙,忌辛辣刺激食物 胃癌患者無論是在術后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飲食上一定要嚴格進食油炸、辛辣、刺激性如咖啡、濃茶及過涼飲料等食品的攝入,過熱、過甜的食物也要限制。食物的溫度最好在40~50。禁止煙酒。 6. 防止出現“傾倒綜合征” 胃癌患者在術后的康復期的2~3周時,有些病情恢復較好的患者可能進甜食(如牛奶加糖)后出現心慌、出汗、頭昏、惡心、嘔吐、上腹部不舒服等癥狀,一般持續15~30分鐘可自行緩解,被稱之為“傾倒綜合征”。為防止出現這種情況,要控制每餐食物總量和進食速度,進食后躺下休息15~30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