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純子宮切除術越來越多地用于早期宮頸癌根據最新發現,2004年至2014年間,美國早期宮頸癌女性的簡單子宮切除率顯著上升,子宮切除程度與IA2期和IB1期癌癥女性的死亡率之間存在不同的相關性。 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醫師學院的Jason D. Wright博士說:“盡管預后對早期宮頸癌患者有利,而且有充分的理由認為次廣泛切除手術應該是安全的,但支持次廣泛切除手術安全性的數據仍然有限。尤其是對于患有IB1期癌癥的女性,應特別謹慎地使用次廣泛切除手術。” Wright博士及其同事使用美國國家癌癥數據庫的數據調查了簡單子宮切除率的趨勢,并比較了接受根治性子宮切除術與單純子宮切除術的IA2期腫瘤(包括浸潤深度在3毫米至5毫米之間的微小癌)和IB1期腫瘤(包括子宮直徑小于2厘米的肉眼癌)患者生存率。 這篇文章已經在線發表于11月4日的《婦產科雜志》上,其表明,在患有IA2期癌癥的女性中,有44.6%的人接受了簡單的子宮切除術,這一比率從2004年的37.8%增加到2014年的峰值52.7%。 接受簡單子宮切除術的IB1期癌癥患者較少(35.3%),但這一比例也從2004年的29.7%上升到2013年的峰值43.8%。 IA2期腫瘤女性的單純子宮切除率在40-49歲和50-59歲年齡段中比40歲以下人群更普遍,在社區癌癥中心接受治療的婦女比在學術中心接受治療的婦女更常見。 對于患有IB1期腫瘤的女性,在社區癌癥中心接受治療的女性中,單純子宮切除術也更為普遍,黑人女性進行單純子宮切除術的可能性比白人女性高21%。 IA2期癌癥婦女的子宮切除術程度和生存率之間無顯著相關性(五年生存率,單純子宮切除術后為97.6%,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后為95.1%)。但在患有IB1期癌癥的女性中,單純子宮切除術比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的死亡風險高55%,顯著增加,五年生存率分別為92.4%和95.3%。 Wright博士說,“根治性子宮切除術仍然是IA2期和IB1期宮頸癌患者行子宮切除術的標準護理。次廣泛切除手術的表現顯然值得進一步研究。考慮這個手術的女性應仔細考慮潛在的風險和益處。”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桑尼布魯克健康科學中心的艾倫·科文斯(Allan Covens)博士說:“我對如此多的患者在臨床試驗之外如此處理而感到驚訝。我認為如果沒有在臨床試驗中進行選擇,人們需要對選擇標準非常謹慎。” 他說:“雖然這些都是治療率很高的小癌癥,但如果管理不當,治療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不要自滿。” 科文斯博士說:“簡單的子宮切除術應該在臨床試驗的范圍內進行。如果不是的話,在選擇標準上要非常保守。至少,使用3個正在進行的試驗中的1個中列出的標準。” 休斯敦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婦科腫瘤學家Kathleen M. Schmeler博士說:“目前的研究為早期宮頸癌女性的根治性手術提供了有趣而令人興奮的結果。然而,IA2期和IB1期宮頸癌患者的護理標準仍然是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或根治性氣管切除術(保留生育能力)和淋巴結評估。” “雖然讓人欣慰和興奮的是,接受單純子宮切除術的IA2期疾病婦女與接受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的婦女沒有不同的結果,但需要前瞻性數據來告知臨床實踐的變化(不久將從ConCerv、SHAPE和GOG試驗中獲得),”她說。 她還說:“同樣,對于IB1期疾病,我們需要這些前瞻性數據來確定保守手術是否安全,是否與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有相似的腫瘤預后。來自三項正在進行的前瞻性研究的初步數據表明,它可能是安全的,但僅適用于經過適當選擇的術前檢查和根據病理學和放射學結果進行危險分層的患者(鑒于本研究的性質,這些數據無法從當前研究中獲得研究)。” 她補充說:“被診斷患有浸潤性宮頸癌的婦女(以及懷疑患有浸潤性宮頸癌的婦女)應轉診給婦科腫瘤科醫生,以便他們能夠接受適當的手術,而不會損害其癌癥結局和生存率。婦科腫瘤學家還將允許他們進行臨床試驗,以安全、認真地評估更保守和創新的疾病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