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劑量維生素D對晚期結直腸癌患者有益在第一項隨機臨床試驗(稱為SUNSHINE)中,大劑量維生素D補充劑對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有一定的益處,但另一項針對胃腸道癌癥患者(稱為AMATERASU)的試驗未發現顯著效果。 美國研究(SUNSHINE)和日本研究(AMATERASU)均于4月9日在線發表在JAMA上。 新罕布什爾州達特茅斯學院Geisel醫學院流行病學系的Elizabeth L. Barry博士及其同事在一篇評論中說道:這些是初步調查結果,這需要進行驗證性試驗。一般在理想情況下,需要更長時間的隨訪,以獲得更好的生存效果估計,以及生物測量,以澄清潛在的機制。 在轉移性CRC中的SUNSHINE試驗 由馬薩諸塞州波士頓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醫學博士Kimmie Ng領導的SUNSHINE 2期試驗在139名接受標準化療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中進行。一半的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標準劑量的維生素D(400 IU/天),另一半接受非常高劑量的維生素D(8000 IU /天,持續2周,然后4000 IU/天)。 “這是第一個完成維生素D治療轉移性結腸癌的隨機試驗,”Ng說。 研究人員發現,在22.9個月的隨訪期間,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或疾病進展降低36%。無進展生存[PFS]或死亡的風險比[HR]為0.64(單側95%置信區間[CI],0至0.90; P = .02)。與11個月的中位數延遲相比,該組患者的中位延遲時間為13個月,直至疾病惡化。 Ng說,第3階段的試驗將有助于回答這些問題。該試驗將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將包括來自美國數百個地點的400名患者。 “如果該研究也是陽性,我們認為維生素D應該是轉移性結腸癌患者標準治療的一部分,”她說。 維生素D的作用在肥胖人群和患有KRAS突變腫瘤的人群中并不明顯;她補充說,如果進行更大規模的3期研究,其原因可能會更加清晰。 此外,血液水平分析發現,試驗中幾乎所有患者在入組時和開始化療前都缺乏維生素D,Ng說。 “如果我們認為適當水平的維生素D對幫助癌癥很重要,那顯然是一個問題,”她說。 研究小組還發現,低劑量的維生素D根本沒有提高血液水平。 “對于服用低劑量的患者,整個試驗的平均水平仍然不足,約為18 ng / mL。相反,對于服用高劑量的患者,我們很快將其水平提升到足夠的范圍(超過30 ng / mL),”Ng說,大約2個月后,患者在該劑量下維持足夠的水平。 “這是我們第一次了解將維生素D水平提高到最佳范圍所需的劑量,”她說。 AMATERASU在胃腸癌中的試驗 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AMATERASU試驗在417例患有完全腫瘤切除的1期至3期腔內胃腸癌(48%結腸直腸癌,42%胃癌和10%食管癌)的患者中進行。 該試驗在日本的一所大學醫院進行,由東京Jikei大學醫學院分子流行病學分部領導Mitsuyoshi Urashima博士領導。 參與者被隨機分配接受安慰劑或口服維生素D補充劑,從術后第一次訪視到試驗結束時,每天2000 IU。 維生素D治療組5年無復發生存率為77%,安慰劑組為69%,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復發或死亡的HR,0.76; 95%CI,0.50-1.14; P = 0.18)。 然而,在社論中,Barry及其同事指出,該研究對治療組有“年齡不平衡”。 Barry及其同事指出,雖然研究不足以分析不良事件,但兩項試驗均未顯示維生素D劑量的副作用。 Ng說缺乏副作用增加了SUNSHINE結果的重要性。 她說:“服用易于獲得且價格低廉的東西 - 這是非常安全的 - 并且表明具有所有這些有利屬性的東西可能對治療患者有益,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