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腸炎患者吃什么比較好?是否需要營養支持?宮頸癌、前列腺癌、直腸癌、子宮內膜癌等腹盆腔部腫瘤放療時,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放射性腸炎。放射性腸炎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以腹瀉為主,還會便血、里急后重等癥狀,而慢性一般是在患者放療結束后1-2年內發生。由于放射性腸炎的患者往往都會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等,而營養不良會讓患者的免疫力變差,從而讓患者更難以承受癌癥導致的痛苦,那么該怎么吃比較好?本文主要從飲食建議和營養支持兩方面來說明。 為什么放射性腸炎患者需要營養支持? 多次放化療、既往手術和腫瘤負荷的影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營養不良。 便血、腹瀉、排便時肛門疼痛等癥狀帶來的心理壓力,患者普遍存在食欲不振、腸道功能紊亂等癥狀,從而帶來營養風險。 據統計,慢性放射性腸炎患者入院時營養不良風險達到53%-68%。 放射性腸炎患者該怎么吃,才是好? 由于放射性腸炎患者普遍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因此,建議患者遵循“兩高一低”原則,三高一低指的是高蛋白、高熱量和低纖維素。 1. 高蛋白食物 目的:為了糾正長期以來的蛋白質消耗,逆轉營養不良,增加肌肉含量。有研究證實,?C組織群(主要為肌肉)減少時腫瘤患者疾病預后不良以及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食物建議:柔軟清淡的食物和谷類,如雞肉、大米、碎肉、小肉丸子、奶油濃湯、牛奶奶昔和蒸煮魚片,以及面包、谷類、大米和意大利面。 2. 高熱量飲食 目的:增加患者進食食物的總熱量,為機體提供必需熱量的同時,減少蛋白質消耗。 食物建議:魚、肉、蛋、奶、堅果等。 注意:由于高熱量飲食會加重心臟負擔,誘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因此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的患者,需結合自身情況,適當調整飲食。 3. 低纖維素飲食 纖維素含有可溶性纖維素和不可溶性纖維素這兩種。 可溶性纖維素有較好的止瀉作用,因此可適當添加可溶性纖維素。 不可溶性纖維素:對于放射性腸炎患者來說,過多的不可溶性纖維素會使大便過干過硬,以致摩擦腸道,出現疼痛和出血,因此需慎重。 已行造口或已切除病變腸管的病友:可正常纖維素飲食。 便血和腹瀉為主要癥狀的患者:低纖維素飲食。 飲食建議:少吃難以消化的長葉蔬菜,如芹菜、菠菜、油菜等,建議將水果榨汁飲用,在不減少維生素攝入的同時,減少纖維素的攝入。 除了正常飲食,是否需要額外的營養支持? 詳細情況可以咨詢您的主治醫生,可以從個人體質、精神狀況考慮,是否需要補充額外的營養劑。 |